栏目导航
推荐文章
- 立发中学教改实验项目简介11-09
- 立发中学教科研工作五年(…09-01
- 近年来立发中学承担的教育…09-08
- 立发中学专任教师个人研究…09-08
- 海安市高中信息技术主备课…11-25
- 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到立…11-21
- 立发中学开展“三案导学”…10-28
- 【立发中学】开展“四重四…10-28
立发中学教科研工作五年(2016-2020)发展规划
立发中学教科研工作五年(2016-2020)发展规划
教科室 2015年10月
一.指导思想
以心本教育思想为指导,坚持“立足发展,人人成功”的办学理念,以提升学校文化品位、巩固扩大学校办学特色、创建省“四星级”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为目标,立足于教育、教学和学习,服务于教育、教学和学习,实施科研兴校战略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、学生学习进步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、学校品位提升和学校特色形成。根据本校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,特制定本五年发展规划。
二.工作目标
以课题研究为抓手,以校本培训为依托,深入开展教学研究,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,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,使学校教科研工作“源于教学,高于教学,指导教学”,达到新的发展、新的突破、新的高度,创建科研特色学校
1.教科研能力目标
(1)重视常规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,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,多方面、多层次地开展教科研活动,推动教育教学工作,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
(2)建立一支以教研组长、优秀教师为骨干、中青年教师和班子人员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科研队伍。
2.教科研进步目标
(1)形成具有我校教育教学特色的教科研理论成果。
(2)加强课题管理,高度重视课题的申报、立项和研究工作。争取做到课题研究校本化,力争完成一批针对性、实效性较强的研究课题并上报研究成果。
三.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
组 长梅广稳
副组长李伯山 梅广存
成 员周圣安 袁官祥 潘卫宏 吴育红 吉祖龙 田玉春 仲伯业 张志生张宏以及各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
四、主要措施
1.加强校本培训,优化师资队伍。通过讲座、发放学习材料、测试等形式,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开展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和研究,了解国家、省、市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,及时阅读相关的教学刊物。正常编辑出版《立中教科研》杂志和《立中人》报纸,为教师提供了解国内外教育现状的窗口,搭建展示个人教科研水平的平台。引导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发现、研究问题,着眼于自身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,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,认真进行反思,及时撰写教学反思(每月一篇)和经验总结,正常开展微型课题研究(每学年一个周期),确保学校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100篇,不断优化教师队伍。
2.推进课题研究,落实成果转化。立足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申报各类课题,五年内确立1-2个省级课题,2-4个市级课题,并确保各项课题正常开展研究活动,不断取得成果,如期结题。采取有力措施,促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参与重点课题研究,制定相关政策,将教学人员参与课题研究情况,纳入个人业务考核范畴,并作为评优、奖励、晋级的依据之一,吸引更多的教师参加课题研究,打造学校的大众科研特色。做好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,及时总结推广研究成果,落实成果的转化应用,编辑出版1-2本学校教科研专集,巩固扩大学校教科研的社会影响力,争取把立中办成学术浓、品位高、影响大的科研平台。
3.开发校本课程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积极推进以实践性、特色性、多样化为特点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,构建具有一定数量的适应学校办学规模和学生知识、兴趣和特长发展需要的拓展型课程,逐年打造一定数量的精品研究型课程,立足实际,着眼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,创设具有立中特色的研究型课程新格局。
4. 建设文学社团,繁荣校园文化。指导文学社和诗社的工作,引导学生健康阅读,快乐写作,用高雅的文化陶冶个人情操。及时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,每年出版一期高质量的《报春花》和《一枝春》,力争在更广的范围内扩大我校文学社团的影响。
5.扩大对外宣传,提高学校声誉。主动联系县级以上新闻媒体,宣传学校重大活动以及办学经验、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,力争每学年都有2—3篇专题报道被县级以上新闻媒体录用,形成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。
6.增加经费投入,扩大对位交流。期初教科室做好预算,学校班子集体审核决算,优先保证教科研经费,争取多渠道筹措经费,切实用好教科研经费。抓好信息、交流工作,加强校内、校际、地区间的交流学习活动,建立合作伙伴,提高学术水平。
五.近期工作重点
1、借三星复审整改及四星创建的机会,加强宣传,加快思想到位,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。
2、制定学校教科研管理系列常规,出台激励教科研发展的配套政策。
3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,优化教学模式,结合本校实际,开展优化“三案导学”的教学模式探索,力求实效。
4、开展调查研究,从本校实际出发,确立研究课题,促进教科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,使教科研及成果更好地为课程改革和提高办学效益服务。
5、加快教科研后备队伍建设。采取理论学习、课题研究、进修、专家指导等形式,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,使他们在今后的教科研工柞中发挥中坚作用。
<!--EndFragment-->